太阳GG
本文转自:光明日报
作者: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
《光明日报》( 2024年10月22日 08版)
鸟瞰扎龙湿地 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供图
丹顶鹤在湿地上空飞翔。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供图
黑翅长脚鹬在照看巢上的卵。新华社发(王勇刚摄)
东方白鹳妈妈守护巢中幼鸟。新华社发(王勇刚摄)
【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】
眼前,是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,日光洒落,苇花像精心镂刻过的银器熠熠生辉;耳边,是湿地中万物生长的奏鸣曲,微风轻抚,芦苇舞动的声响伴着虫鸣鹤唳共谱出一段悠扬婉转的乐章。
这,是秋日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以下简称“保护区”)。
“坐稳!咱们出发了!今天的巡护路可不好走。”保护区巡护员王朝启动引擎,车子一头扎进芦苇荡。
“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,南北纵贯齐齐哈尔、大庆,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,栖息了260多种鸟类,也是丹顶鹤的‘家乡’。”说起这里的情况,在保护区工作了十几年的王朝如数家珍,“你看,那两只就是丹顶鹤,全世界野外种群数量不到4000只,在咱扎龙安家的就有近300只。不光是鸟类,这些年湿地环境越来越好,原本很少见的动物都现身了。”
扎龙湿地的芦苇荡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60%,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80%。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水是芦苇生长、鱼虾繁殖最基础的“养料”,而成片的芦苇荡、丰富的鱼虾则为丹顶鹤等大型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和食物。
“曾经,受气候和火灾的影响,湿地萎缩得厉害,有的地方车都能开进去。”把车停在扎龙湿地边缘,王朝举起望远镜望向苇荡深处,“后来,我们建立了常态补水机制,每年引水1亿多立方米给湿地‘解渴’,原来开车能进的地方,现在又重新长起了芦苇。人虽然进不去了,但是丹顶鹤能住的地方变宽敞了。”
巡护车重新发动,行驶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,车里说话的声音都随着路面的起伏忽高忽低。王朝打趣道:“在车里也能体验失重的感觉。”这条土路原是通往扎龙湿地中心几个自然屯的必经之路,村民整体迁出后便逐渐被植被覆盖。
“先有居民点,后有保护区”是扎龙湿地核心区居民搬迁面临的一大问题。除了故土难离的因素,收割芦苇还是保护区附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。既不能“端走”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饭碗,又要防止人类活动破坏湿地生态。
一开始,有的村民担心以后的生活没着落不愿意搬,随着新建安置房、学校、卫生院的落成,鼓励芦苇适量有序收割的生态补偿到手,大家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。芦苇的合理利用立马见了成效,2018年,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到13巢丹顶鹤,而前一年只有3巢。
“现在扎龙旅游区、保护区有很多职工都是湿地附近的居民,不光吃上了‘生态饭’,有的还成了保护丹顶鹤的‘专家’。”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训飞组组长徐惠就是王朝口中的“专家”之一。
见到徐惠时,他正在芦苇荡边踮脚观察着远处的4只丹顶鹤。“这两只成年鹤一只是野生的,另一只是咱保护区野化的,今年它们不光成功交配,还在野外把两只小鹤拉扯大了。”尽管压低了声音,但徐惠仍难掩兴奋,“丹顶鹤一年只产两枚蛋,都能在野外孵化、长大,这可不容易了!”
徐惠家住湿地边的扎龙村,从事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训飞工作有近二十年的时间。“丹顶鹤有很强的领地意识,一旦有别的鸟侵犯了自己的领地,它们就会警告驱逐。所以,湿地的大小变化、环境好坏,它们清楚得很。”徐惠说。
话音未落,两只丹顶鹤鸣叫着腾空而起,徐惠赶忙举起手机拍下它们迎着太阳飞去的身影。“我就喜欢看它们飞,它们飞得越高越远越好。只要把湿地保护好,还会有更多的丹顶鹤来扎龙安家。”
在扎龙,似乎每个人都对保护湿地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感情。冬去春来,成群的丹顶鹤又飞进成片的芦苇荡时,大家都会欣慰着长出一口气:“这一年,没白干!”
(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