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GG
新华社成都10月22日电(记者张超群)“大熊猫憨态可掬,像天真的孩子般的举动和独特的神情,以及它坎坷的生活、不幸的遭遇,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,让我魂牵梦萦。”几天前,91岁的新华社第一代熊猫摄影师金勖琪走了,去世前的三个多月,她躺在病床上写下这句话。
金勖琪1952年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,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四川分社工作。她的职业生涯,有六年多与大熊猫“亲密接触”,公开发表了一千多张大熊猫照片,把大熊猫介绍给全球的读者,被国内外朋友亲切地称为“熊猫小姐”。“那时候拍大熊猫的时间比陪孩子都多!”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,金勖琪说。
在金勖琪拍摄的照片背后,是一段段耐人回味的故事。
1980年,金勖琪在四川平武县的密林里,邂逅了一只野生大熊猫,起初害怕野生大熊猫攻击人,她和同行的当地人只敢悄悄尾随。后来大熊猫走到一处山间石壁,居然一屁股坐下来,摊着胀鼓鼓的大肚子,不动了,甚至人们拨开它面前的树枝它也不生气,任凭金勖琪“咔擦咔擦”的拍照。原来,这是一只“醉水熊猫”。
“在中国西南部云雾笼罩的高山森林和茂密灌木丛中找到一只大熊猫,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。但我很幸运,偶然遇到了一只‘喝醉’的大熊猫。它看到我时没有逃跑,我也不必躲藏。它静静地坐着,甚至还为我摆好姿势。我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不停地拍摄。”1990年美国出版的一本英文杂志中,金勖琪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。
1983年5月以来,大熊猫主要栖息地之一的四川卧龙冷箭竹先后出现大面积开花、枯死的情况。这一大熊猫主要食物的减少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。1983年11月,金勖琪记录下一只成年雄性大熊猫被救的故事,人们为它取名叫“桦桦”。
原四川省平武县林业局助理工程师钟肇敏,自1965年起一直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大熊猫的保护研究工作,在1973年和1983年两次冷箭竹开花枯死期间,他和他的家人先后抢救大熊猫32只,其中有14只体重只有30斤左右的大熊猫幼仔由他带回家中精心照顾。
金勖琪1984年拍摄的一张照片里,钟肇敏和他的家人给坐在竹筐里的一只野生大熊猫幼崽“龙龙”喂食,竹筐里的“龙龙”憨态可掬,一家人围在筐子边,脸上洋溢着关爱的表情。
斯人已逝。
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我国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成为濒危物种全球保护的典范。
“我有这个机会接触大熊猫,还是我的幸事吧。大熊猫是中国的,也是全世界人民的。希望中国保护大熊猫的故事,能唤起人们心中对大熊猫的爱怜与关怀。”金勖琪生前曾说。
谢谢您,“熊猫小姐”。